![]() |
|
|
||||
中医药系教师梯队建设规划 | ||||
浏览次数: 加入时间:2010-9-17 16:34:38 | ||||
为了建设和发展学校中医药系,使学校的中医药系成为体现我校特色专业的窗口,更好的培养出一批在全国中医药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完成中医药系的教学工作任务,现制订本系教师梯队建设计划如下:
一是加强本系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提高。对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组成人员进行充实和重点培养,在经费和职称比例上给予政策倾斜。在现有的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引进专业人才,确定一批专业骨干教师,充分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二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帮助和鼓励青年教师多承担教学、科研任务,通过教学和科研活动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安排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带教,对新上讲台的教师实行跟班听课制,并规定听课次数。另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提高深造,有条件者在职攻读学位,其他青年教师多争取机会参加短期学习班,学校或系部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资助。 三是提供学术带头人和重点培养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条件。凡本系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培养教师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性会议,尽可能解决有关费用,提供时间。从而使学科内的教师能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四是加强系内的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业务素质。各教研室建立每周业务学习日制度,除了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进行讨论外,教师轮流进行学术交流及讲座,吸收系内的优秀学生参加。促进各教研室教师整体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是对本系人员进行业务存档和定期考核。给本系各教研室的每位教师都建立业务档案,凡发表文章、进修、获奖等,均在教研室内存档。督促其按培养计划进行教学、科研、临床活动。 六是制订教师的临床和科研计划,所有上讲台的教师必须在三年内有一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必须有一定量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否则实行淘汰制,下岗制,使广大的教师在工作上有压力,在业务上有奔头,促进教师队伍的教学、临床、科研三结合,三提高。使教师整体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中医药系
|
||||
![]() ![]() |
办公地址:二实验楼二楼
联系电话:0716-8023539(教学) 8023540(学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