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针灸治疗学:
三部配穴法:
经行腹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八会穴中,脏会是 ,气会是 ,筋会是 ,髓会是 。
2、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 ,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
3、脏腑之气 于背腰部的腧穴为背俞穴,脏腑之气 于胸腹部的腧穴为募穴。
4、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 ,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 。
5、补虚泻实是针灸一重要治疗原则,包括虚则______之、陷下则______之、实则______之、补泻兼施、宛陈则______之、不盛不虚以______取之。
6、针灸治疗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因时而用”理论,《难经》认为“春刺______,夏刺荥,季夏刺______,秋刺______,冬刺______。
8、《灵枢》曰:“五脏有疾,应出__________。”
9、按“俞募配穴法”的应用方法,脾之有疾,应取俞穴__________,募穴__________。肺之有疾,应取俞穴___________,募穴___________。
10、咳嗽的病位主要在________,心悸的病位主要在_________,不寐的病位主要在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穴位哪一对不是八脉交会穴( )
A.列缺、照海 B.后溪、申脉 C.合谷、太冲
D.公孙、内关 E.外关、足临泣
2、下面下合穴配对不正确的是( )
A.大肠――上巨虚 B.小肠――下巨虚 C.胃――足三里
D.膀胱――委阳 E.胆――阳陵泉
3、古人所俗称之“心口痛”,其病位应在( )
A.胃 B.心 C.心包 D.肺 E.肝
4、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用治( )
A.心绞痛 B.胆绞痛 C.肾绞痛 D.胃绞痛 E.以上均可
5、胆绞痛的主要症状是( )
A.突发的胸骨后心前区,呈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向左肩臂部放射
B.胸骨后或胸部刺痛,尤咳时加重
C.突发右上腹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的疼痛,放射至右肩背区
D.有上腹胁区针刺样疼痛,劳累和生气后加重,伴乏力、呕恶
E.右上腹突发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可伴黄疽,因进油腻食物而发作
6、中风半身不遂应选取的主要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足阳明经
D.手足阴经 E.任、督脉
7、治疗中风病证,神阙穴隔盐灸用于( )
A.中经络 B.中脏腑 C.半身不遂 D.闭证 E.脱证
8、针灸治疗面瘫所选取的主要经脉应是( )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少阳经 C.手足厥阴经
D.手足太阴经 E.手足太阳经
9、与形成胁痛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
A.肝肾 B.肝胆 C.脾肾 D.肺肾 E.肝脾
10、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年龄多在( )
A.中年以后 B.青少年 C.小儿
D.老年 E.无年龄界限
11、针刺治疗失眠的主穴是( )
A.三阴交、足三里 B.神门、三阴交 C.心俞、肾俞
D.太溪、太冲 E.心俞、厥阴俞
12、取太渊、太溪二穴治疗哮喘虚证的机理是( )
A.补益肺肾真原之气 B.宣肺理气 C.滋阴降火
D.化痰止咳 E.调理三焦之气
13、穴位药物贴敷治疗哮喘的最佳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以上均可
14、针灸治疗脱肛当用( )
A.毫针泻法 B.毫针补法 C.补法灸法
D.平补平泻 E.泻法灸法
15、针刺治疗失眠的最佳时间是在(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临睡前 E.早晨
16、治疗气虚型崩漏,除针刺主穴外,还应加用( )
A.气海、胃俞 B.脾俞、足三里 C.膻中、内关
D.百会、中极 E.脾俞、中极
17、临床上治疗胎位不正,常选( )
A.气海 B.关元 C.足三里 D.至阴 E.百会
18、小儿食积,若伴呕吐,除选用主穴外,还应加用( )
A.中脘 B.天枢 C.内关 D.足三里 E.三阴交
19、下牙痛循经应取( )
A.内庭 B.合谷 C.太冲 D.后溪 E.前谷
20、7岁男童,因腮部酸痛肿胀5天,被诊断为“”痄腮“。针灸医生欲用灯火灸治之,首选穴位为( )
A.曲鬓 B.角孙 C.太阳 D.耳尖 E.率谷
21、喘病涉及脏腑较多,但其主要在( )
A.脾与肝 B.心与肺 C.肺与肾 D.肺 E.肺与肝
22、痹证之行痹,治疗时除主穴外,还应加配( )
A.风门、脾俞 B.肾俞、关元 C.阴陵泉、足三里
D.大椎、曲池 E.血海、膈俞
23、头痛按经脉辨证,一般不包括以下( )
A.阳明 B.少阳 C.太阳 D.太阴 E.厥阴
24、“醒脑开窍法”中,有一穴取位特殊,为在原穴下2寸取穴针刺,此穴是( )
A.内关 B.水沟 C.三阴交 D.委中 E.极泉
25、针灸治疗痛经,其时间有特殊之处,最佳开始治疗时间是( )
A.经前3-5天 B.经后5-7天 C.两月经周期中间
D.月经来潮时 E.月经干净时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划√,错的划×,并将其更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般体温在39℃以上者为高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治疗应补照海,泻申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俞、募配穴法属前后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属上、下配穴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枕头痛按经脉辨证属于阳明头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消渴之上、中、下三消其病位分别在心、脾、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试比较头痛与眩晕在病因病机的区别。
2、简述按“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在上肢与下肢的取穴。(上、下肢各4穴)
六、论述题(共14分)
张某,女,40岁,已婚,农民。于2005年10月10日就诊。患者因长期操持繁重的家务和农活,于2001年8月起每日因劳累即觉头顶及枕区疼痛,多呈空痛、隐痛,每次发作待续1天,经卧床休息或充足睡眠后头痛缓解。曾在某卫生所予阿胶补血冲剂治疗1个月,头痛次数明显减少。近月因劳累头痛复发。现症见:头痛而晕,神疲乏力,心慌气短,遇劳而发,动则汗出,失眠多梦,口淡无味纳谷不香,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大便稀溏,小便尚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否认高血压及头部外伤史。(要求写出诊断、证型、治法、针灸处方及方义)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
1、章门、膻中、阳陵泉、悬钟(绝骨)
2、太冲、太渊
3、输注、汇聚
4、公孙、丰隆
5、补、灸、泻、除、经
6、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
7、井、输、经、合
8、十二原
9、脾俞、章门、肺俞、中府
10、肺、心、心
三、单选
CDAAE/ CEABA/ BABCD/ BDCBB/ CEDEA
四、判断改错
1、(×),改为:一般口腔体温在39以上为高热。
2、(√)
3、(√)
4、(×),改为:后枕头痛按经脉辨证属于太阳头痛。或前额头痛按经脉辨证属于阳明头痛。
5、(×),改为:消渴之上、中、下三消其病位分别在肺、脾、肾。
五、简答
1、(略)
2、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伏兔、足三里、丰隆、昆仑 (取穴正确即可)
六、论述题
诊断:头痛(气血亏虚)
《针灸治疗学》期末A.doc
《针灸治疗学》期末B.doc
《针灸治疗学》期末C.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