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肖艾琳)5月14日下午,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肖艾琳带领师生团队,赴城发康养城南御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受到了中心王达莹院长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此次活动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理念,旨在将课堂所学的消化系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深化学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解,同时助力构建基础知识与岗位技能相结合的医学教育体系。
学以致用:从课堂到养老院的实践跨越
在前期准备中,师生团队系统梳理了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如便秘、胃酸反流、消化不良等,并制作了通俗易懂的“健康小贴士”卡片,还为每位老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活动中,学生们运用生活化语言,结合实物道具,向老人讲解科学饮食和日常保健方法。例如,针对便秘问题,学生用“多喝水、吃粗粮、揉肚子”等简单建议替代专业术语,让健康知识更易被接受。此外,师生还通过模拟问答、方言互动等培训,提升沟通亲和力,确保服务贴近老人需求。
温情互动:医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并重
活动期间,师生注重“倾听”与“共情”。他们以家常话题为切入点,耐心询问老人生活习惯,并通过记录反馈为后续健康跟踪提供依据。面对老人提及的偏方或健康误区,学生以“您觉得有效可以观察,但也要注意……”等话术温和引导,既尊重老人意愿,又传递科学理念。肖红霞老师现场示范沟通技巧,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蹲下交流、放慢语速”,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温度。
延续关怀:构建长效健康教育机制
活动结束后,师生团队将制作好的大字版图文健康小贴士赠予养老院,便于老人日常参考,同时希望与养老服务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持续关注老人健康情况。副院长肖艾琳表示:“这次实践不仅让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更让他们体会到医学的社会责任。养老院的老人是鲜活的‘教科书’,教会学生何为仁心仁术。”
深化认知:助力学生成长与社会责任
青年教师李佳莉坦言,实践中的“尴尬瞬间”和老人的真实反馈让师生们意识到,医学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名学生感慨:“当89岁的颜奶奶握着我的手说‘你们来了真好,能够解决我们的便秘问题’,我真正理解了学医的意义。”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也加深了他们对我国养老体系及老年群体健康需求的认知,为未来投身基层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医学教育延伸至社会服务一线,既为老年人送去温暖与健康,也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医疗人才探索出新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医学教育与社区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编辑:廖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