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艾琳)为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能力,10月16日下午,基础医学院在2号实验楼302智慧教室成功举办了以“课程建设的道与术”为主题的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徐晶老师主持,基础医学院全体教师及临床学院教师雷辉共同参与。
活动在主持人徐晶老师的开场中拉开帷幕。她简要回顾了上学期的教研成果,并引出本学期聚焦“课程建设”的核心主题,介绍了圆桌论坛的嘉宾及议程安排。

圆桌论坛:多维探讨课程建设路径
在首环节的圆桌论坛中,特邀临床学院雷辉老师——《外科学》国家级临床专业资源库子库、湖北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与在场教师围绕课程建设的阶段性跨越、技术融合、教学本质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雷辉老师分享了从校级到国家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团队协作机制。《人体解剖学》课程负责人范绪锋老师则探讨了如何在经典学科中融入AI、VR等创新元素,并平衡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关系。现场互动热烈,教师们积极提问,思维碰撞不断。


主旨报告:从理念到实践的课程建设探索
随后,肖艾琳副院长以《我眼中的课程建设:从理念到实践——以生理学为例》为题作主旨报告。她从“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系统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宏观背景、核心价值、具体路径与实践策略,并结合生理学课程的建设案例,展示了资源矩阵构建、教学创新设计与申报经验,激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与共鸣。
互动工作坊:共绘课程建设行动蓝图
在互动工作坊环节,各教研室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指定课程展开建设计划研讨,并现场绘制《2025-2026-01学期课程建设行动计划》。在快闪分享中,各教研室代表踊跃发言,展示了本组的规划亮点与创新思路,现场氛围活跃,协作高效。


活动最后,陈建勇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并鼓励全体教师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同时,学院也收集了教师们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惑与建议,为后续支持与评比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也为基础医学院后续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审核 廖文娟 编辑 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