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大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的认识,中药系胡慧琼老师于3月28日下午14:20在教学楼506进行了《传染性疾病免疫学实验检查》的学术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师生约100多人。
主讲人胡慧琼老师从当前传染病流行形势,重点就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乙类传染病进行案例讲解,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预防措施,认识到日常卫生工作安全的重要性。胡老师讲乙类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主要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通过对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等实验室检测,可以对相关疾病进行诊断,通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病原生物的检测,可以发现其潜在的感染,对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国内传染性疾病的形势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在大学生人群中呈逐年递增,当代大学生要学会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结合传染病事件发展趋势,胡老师重点介绍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乙类传染病及感染后的正确处理措施,并再次向大家强调了解传染病知识的重要性。“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胡老师提醒大家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着手,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把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建议建立健全传染病突发事件控制工作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登记等制度,把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计划中,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传播和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