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吴堉佳)11月29日下午,基础医学院在教学楼407面向学校科学技术学会同学及年轻教师代表开展科研素养培训第一期讲座,旨在提升师生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次讲座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肖艾琳主讲,题目为“科研的本质与科研思维的培养”。
肖院长从科研的定义与重要性、与教学的关系、科研的伦理与责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科研问题的发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六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科研的相关知识。
讲座伊始,肖院长通过分享问卷调查的结果,引导在场学生对科研的定义进行了初步探讨。随后,她分享了自己往年与学生们共同参加创新研究项目的事件,分享了参赛选手在实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科研型项目比赛,以实践为媒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紧接着,肖院长深入讲解了科研过程中伦理与责任的重要性。她引用了著名的“塔斯基吉梅毒研究”案例,详细分析了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强调必须遵守伦理标准,确保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和基本人权。同时,她还通过一些学术不端的案例,强调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肖院长分享了自己发现科研问题的经验,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她指出,科研问题往往隐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关键在于能否敏锐地捕捉和深入地思考。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气氛热烈,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科研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参与科研的热情。年轻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未来的教学和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基础医学院将继续举办科研素养培训系列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助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绩。(编辑:廖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