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医教协同机制建设、深化临床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专职教师临床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切实保障教学质量,10 月 29 日下午,临床医学院在我校直属附属医院荆州市中医医院杏林楼 14 楼肛肠胃肠外科示教室,开展王宇航老师公开课教学活动。肛肠胃肠外科全体医生及外五教研室专职教师共同参与,围绕临床教学展开深度交流学习。
本次公开课聚焦外科学核心内容《休克》。作为外科学课程中的经典章节,《休克》知识点覆盖广泛、理论与临床结合紧密,对学习者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为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王宇航老师创新采用“临床真实案例导入 — 情景沉浸式分析 — 小组互动式讨论”的教学模式:以临床中典型的休克救治案例开篇,迅速将在场实习生、规培生及在院医生带入真实诊疗场景;随后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将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标准及救治流程化繁为简,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最后依托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员主动分享临床经验、提出诊疗疑问,形成“教 — 学 — 思”良性互动,生动展现了高质量专业课的教学范式。
公开课尾声,肛肠胃肠外科李明堃主任对本次教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这堂公开课不仅实现了“紧贴临床、服务临床”的教学目标,更通过跨岗位(医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学科知识的融合,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医教学习氛围;王宇航老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强烈的课堂互动感,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例。科室何文涛主任也在总结中强调,此次授课为临床医生搭建了“从临床到教学”的转化桥梁,既展示了如何将临床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也为医生群体提出了新要求:希望大家在深耕业务能力、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主动加强跨科室、跨岗位的合作交流,将临床中优质的诊疗案例、宝贵的救治经验,转化为教学素材分享给同行、规培生、实习生及在校师生,共同为院校医教协同发展注入动力。
此次公开课的开展,在提升科室整体学术水平、推动临床教学改革创新、激发医务人员主动学习热情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得到了科室主任的充分肯定与参与医生的一致认可。未来,学院将深化与直属附属医院的合作,建立“定期化、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教学研讨机制,持续开展此类高质量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临床实践反哺教学、教学质量促进临床”的双向提升,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