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印发《关于表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表扬先进个人205名,武汉市普仁江岸医院康复疼痛科护士长、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09级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邵冰源获此荣誉。邵冰源表示:“感谢母校老师培养我入党,从入党的那天起,我就决心要将这份感激之情化作动力去服务社会,今后我将带着这份荣誉,继续践行党员初心使命,砥砺前行。”
![]()
![]()
疫情爆发已经一个多月……这段时间,邵冰源将微信头像换成了一家三口的照片。邵冰源说,她在疫情防控一线已经战斗45天,坚信再坚持一下,武汉鲜花烂漫的春天就到来了。
![]()
邵冰源微信头像上的一家三口
出生于1990年的邵冰源,是一名90后妈妈。2月1日晚,她接到医院通知,需抽调2名医务人员去支援江岸区卫健委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把5岁的儿子托付给婆婆,第二天便上了“前线”。邵冰源说,当时她没有任何犹豫,因为与疫情防控工作相比,自己的事情都是小事。
![]()
![]()
![]()
![]()
![]()
邵冰源与队友
核酸检测采样操作风险系数很高,很容易被感染,然而,这种高风险的工作,她每天都要重复几百次。“刚开始以为是去几天,没有想到会这么长时间,还好一直坚持下来了。经历了这一次,我相信以后碰到多大的事情都能解决!”邵冰源觉得一路走来,自己成长了不少。2月2日起,她每天都随救护车跑十几隔离点,为隔离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做咽拭子核酸检测。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天下午给一个看守所1000多人采样的经历,从下午1点多钟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连饭都顾不上吃,她和同伴用毅力和坚持仅用半天的时间完成了3天的工作量,累得直不起腰。疫情最严重的20天,她和同伴每天都是7:20出门,凌晨2点多钟才回家,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9小时,没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邵冰源一直坚持着。孤儿院、养老院、隔离酒店、看守所、大学宿舍……45天,30多家单位,她和同伴累计采样12280人次,惊心动魄数字的背后是她超出想象的透支!
![]()
咽拭子采样
咽拭子采样是零距离接触患者,感染风险极高,但是她从来没有害怕,却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被感染。她每天核酸采样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自我消毒,清洗白天工作时穿的衣服,所有工序都完成后才能看看自己的孩子。“家里的酒精和消毒84整箱整箱的买,因为担心孩子被传染,有段时间甚至不想回家,但酒店需要给隔离患者或密切接触者住,所以每天尽量等孩子睡着才回家。”邵冰源说。2月3日晚,邵冰源的婆婆突发心慌、胸闷,乏力摔倒,症状与感染新冠病毒类似,邵冰源慌了,“心想会不会自己感染病毒,传给了婆婆,那孩子会不会也被感染。”邵冰源说:“那天晚上心情很绝望,正好是方舱医院转运病人,交通不是很方便,还好辗转到了医院,婆婆的检查结果是脑梗塞,虚惊一场。”此后,她更不敢随意与婆婆、孩子接触。
“现在孩子都与我不亲了。”邵冰源执行任务那些日子,每天早晨儿子都抱着大腿不让走,那一刻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来儿子天天与奶奶在一起,也没有以前那么亲了,但邵冰源并不后悔。“2003年那场非典,我上初一,记忆不深,只从长辈的口中听说过抗疫英雄的故事。时隔17年,30岁的我能为这次战役做点贡献,既是我的荣耀,也是我的责任。”说这话时,这位平时开朗活泼的90后妈妈,似乎多了几分庄重。
![]()
![]()
学校表彰
邵冰源是护理系护理0902班的学生,在校期间成绩突出,表现优异,先后荣获系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并于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老家在荆州,节假日都会回母校看看。她说:“最感谢的是护理系刘玲华主任和荣伟老师,是他们培养我入党,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懵懂女孩,长成了一个战士。”辅导员荣伟老师说:“印象中她是个子小小,却活泼开朗的90后女孩,乐于助人,成绩也好。”护理系主任刘玲华老师说:“邵冰源非常爱学习,责任感强,做任何事都有始有终,护理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也都很扎实。”
疫情之前,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家中有白发苍苍的高堂,有执手相看的爱人,有需要照顾的孩子,战“疫”之际,她如战士一般“脱我旧时裳,著我战时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尽全力,护卫生命,她……是你,是我,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湖北中医药高专人。
END
文章:杨青
编辑: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