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李扬勇(83级卫医6班)

发布者:  时间:  浏览:2012-06-28

简介:李扬勇,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河北公司(项目组) 总经理;

李扬勇,我校83级卫医6班校友,法学博士学历,法学博士后。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河北公司(项目组)总经理;

教育和学历背景:

中专:湖北省荆州卫校83级卫生医士专业 担任学校学生会主要干部,连续四年担任班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本科教育:武汉大学英语专业(自学考试)

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导师张桂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主任、教授)

博士: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毕业(导师万鄂湘,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正部级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专业(合作导师马俊驹原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民商法学者;合作导师王明远教授,现为中国青年环境资源能源法实力派学者)

重要工作经历和担任职务:

1、1987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湖北省荆州市三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医士、医师、主管医师、党办干事、医务科干事、团委副书记、宣传科副科长等专业工作和管理职务;

2、2002年6月-2003年9月担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发展策划部法律主管(该院系中央国资委直属大中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包括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在内10多家公司等单位集团);

3、2003年5月-2008年5月 北京市京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并担任律师事务所业务负责人;

4、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 兼职担任武汉鑫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5、2006年3月-2007年4月担任长江出版集团常年法律顾问;

6、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从事能源法方面的专项研究工作,与国际、国内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清华版)的主要研究、起草工作,撰写、翻译及编辑相关学术研究报告约50万字,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7年11月25日国家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门的表扬;博士后研究项目:从国际法、环境资源能源法相结合的角度对《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研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经评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7、2008年6月30日至2009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从事法律管理、合同谈判、制度建设等工作;

负责全院(集团)法律事务,包括全院(集团)公司法律制度建设、管理、起草规章制度、项目谈判、中英文合同文本拟定、审核等工作;

8、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 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部法律部法律处处长;

9、2012年3月至今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河北公司(项目组)总经理;

取得的主要科研和学术成果:

1、《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对几种国际环境法执行机制的法律分析》,《环境资源法论丛》,第7卷录用;

3、《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河北法学》,2007年第4期;

4、《论我国能源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高等教育文科学书文摘》转载,2008年第3期,第165页。

5、《国际环境法构建能力机制研究》,《法学杂志》2007年增刊;

6、《印度尼西亚部族首领诉美国公司滥用环境案》,《中国审判》,2006年第9期;

7、《以构建能力为进路修订我国〈环境保护法〉》,《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68-71页;

8、《执行〈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法律问题初探》,《2007中国国际法学会年会论文集》,第45-52页;

9、《国际环境法刍议》,《气候变化与能源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研究中心举办,2006年10月21-22日北京;

10、《国际组织宣言和决议的法律意义》,《孝感学院学报》,2006.2;

11、《论国际环境法渊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辑录);

1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约束》,《湖北日报》(理论版)2006年6月8日,新华网2006年7月14日全文转载;

13、《〈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法律分析和修订意见》,《200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3-508页;

14、《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审理中程序问题刍议》,《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

15、《医疗纠纷的新特点、原因与处理法律问题初探》,《青年法学》2000年秋季号;

16、参加万鄂湘教授主持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20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04AFX007,并独立承担《国际环境法在国内适用》的子项目(约6万字)的研究任务;

17、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清华版)2006-2008年项目研究工作;

18、硕士论文:《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规则法律分析》,2002年5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博士论文:《国际环境法执行研究——从构建能力的视角》,2006年5月,武汉大学;

20、撰写博士后出站报告:《执行〈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相关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6月13日通过答辩,国内领先水平,清华大学。

21、《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的法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编:《和谐与法治——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2、《评〈国际法院解释规则〉》,《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