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实习期间安全防范,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一、目前运行状况:
我校实行的实习管理模式为学校统一安排与自行联系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分赴全国六省一市的近七十家单位实习。
1、下点前,与每位学生签署了实习生管理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准则并要求家长阅读后签名,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共同管理。
2、每个实行实习单位成立了学生自律组织――实习小组,确定了负责人,在网络上建立了实习队长群便于随时沟通。
3、实习办工作人员通过两到三次例行巡点及与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电话联系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基本是托管形式。有突发事件及时处理,比较被动。但不是盲目托管,挑选的实习单位必须是遵纪守法、管理严格、技术先进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且学生返校后反映良好。与实习合作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在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实习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截止目前未发生责任事故。
4、对自行联系实习的学生,只是在校期间规范、审核了自行联系的单位,下点后因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无法跟踪管理。
二、存在的隐患:
因医院管理部门或个人责任心不强,院方管理流于形式,存在空白;实习组长责任心不强,组员不配合,不团结,造成管理失控;学生个人素质有待提高,自由散漫自我要求不严,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发生用电、水、火等方面的安全事故,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无法预知的损害。
三、解决方案:
1、全员参与明确安全责任,畅通信息渠道
各系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定期与相关部门了解实习情况,加强与实习学生的沟通。辅导员要加强与本班学生的联系,每月不少于两次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平台等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做好记载备查并反馈给系部学管及家长。 系部以此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各实习组每周向实习办汇报实习、生活情况,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对重大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不拖延、不隐瞒,以便学校了解情况、处理问题。
2、加强 防火、防电、防水、防盗、防毒、防传销、防医疗事故、防安全事故 等方面的宣讲
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杜绝各种事故发生。学生必须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严禁使用违章电器;严禁弃火、下河游泳、高空攀爬、私自住宿;严禁使用易燃或有毒物品;严禁带陌生人进入实习区域和实习基地;注意交通安全,避免意外损失或损伤;注意饮食卫生,不在无证经营的饮食小摊及其他不卫生的场所就餐,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和疾病感染放。
3、各实习单位或分片派驻实习指导教师
将专职辅导员、年轻教师或无课教师安排到实习单位,加强对实习学生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和管理。
4、严格请假销假制度,加强自我管理
实习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各项规定,服从实习单位老师的管理。因事离开实习工作岗位,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按时请假。对于擅自离开实习岗位或请假超假的学生,严格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