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
  ■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针灸推拿 >>> 特色创新 >>> 正文
特色创新
高效的“校院双导师制”

在“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的引导下,学校基于学校附院利益共同体,共建中医临床学院,为“校院双导师制”的探讨和实施创造了条件。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将传统的“2+1”教学模式改革为“1.5+1.5”,并与学校附院荆州市中医医院合作,结合学生的意愿,建立共50人的教改班,吸收“传统师承制”和“现代学徒制”双重优势,建立“校院双导师制”,安排临床骨干担任学生职业导师,一对一地加强对学生人生和专业教导,上午跟随职业导师临床,下午和晚上进行集中教学。“1.5+1.5”教学运行模式实现了校内教学与校内实训、校外基地教学与基地临床实践的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把针灸推拿专业的理论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早临床、多临床”,能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了书本与临床无缝对接。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如下:

1.教学内容贴近:利用附属荆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的特点,并参考我校毕业生的去向医院及其他单位,以及上至湖北省中医院,下至各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医院临床的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校院合作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2.临床导师贴近:本教改班所遴选的导师,均为临床高年资医生,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学生在每天的侍诊中,可以近距离地学习导师的诊治方法、操作技巧、治病特点,同时还可感受导师良好的医德医风的熏陶,为日后成为一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践教学贴近:附属医院诊治病种绝大多数是针灸推拿常见疾病、多发病,因此,学生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未来岗位主要面对的病例,提高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4.人文环境贴近:同学们在临床见习、实习中,通过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密切接触,使他们提前了解了未来就业岗位服务人群的特点,为他们就业后能及时适应服务人群,与服务人群更好的沟通奠定了基础。有不少学生很好地利用了这个资源优势,在课余时间,主动到门诊、病房为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既锻炼了沟通能力,又提高了临床见习、实习效果。通过对几年来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利用寒暑假期间多去临床见习或跟师学生的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一般学生,实行“1.5+1.5”“校院双导师制”后,这一效果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