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课堂活动
推拿手法竞赛
资料汇编
系 部:中 医 药 系
教研室:针灸推拿教研室
时 间:2015 . 12 . 21
关于举办第九届推拿技能操作竞赛的
通 知
一、竞赛形式和报名
(一)竞赛形式:共分专业组及非专业组,14级针推专业学生为专业组,其余(包括14级其他专业及15级协会会员)均为非专业组。竞赛共分初赛、复赛及决赛三阶段,复赛参赛名额为24(专业组)+30(非专业组)=51人,决赛参赛名额为10(专业组)+12(非专业组)=24人。
(二)报名:初赛采取自由报名形式,由各班学习委员、针推协会由协会统计将参赛选手名单于11月8日前上交于针推协会丁少云处。由协会交陈文老师。
二、竞赛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初赛定于11月上旬(初定11.17下午),复赛定于11.27,决赛定2016年12月8日(星期四)晚19:00—20:30
(二)地点:初赛、复赛定于针灸实验室(207),决赛初定于教学楼209教室。
三、竞赛内容及评分项目
(一)竞赛内容:初赛为揉法、推法、拍法;复赛为滚法、揉法、拿法;初赛复赛时间均以裁判口令为准。决赛专业组为疲劳性腰痛(即国赛保健按摩套路)的模拟治疗,时间为不超过12分钟(超过12分钟扣0.5分,11~12分钟不扣分,10~11分钟扣0.3分,9~10分钟扣0.6分,9分钟以下扣1.0分),非专业组为腰部弹拔法(模特俯卧位,时间以裁判口令为准)、拿肩部(模特坐位)、抖法(抖上肢,模特坐位,2分钟计时)。
(二)评分项目:
|
评分项目 |
服装
仪表 |
准备 |
松解手法 |
运动手法 |
放松手法 |
总体印象 |
总计 |
到位 |
连贯 |
正确 |
自然 |
到位 |
连贯 |
标分 |
0.5 |
0.5 |
1.5 |
1 |
2 |
1 |
1.5 |
1 |
1 |
10 |
四、奖励办法
竞赛分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进行评比,专业组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非专业组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具体根据报名人数定]。并予以奖励(颁发获奖证书,并张榜表彰)。另外,获奖选手的成绩交学工处和选手所在系备案。
针推教研室 / 岐黄针推协会
2015年10月22日
竞赛工作人员名单
初赛组织:
陈文
初赛操作准备:
陈志梅
初赛评委名单:
陈 文、刘世红、刘凌锋
复赛评委名单:
陈 文、汪 洋、刘世红、刘凌锋
复赛组织:
陈文
复赛操作准备:
陈志梅
决赛评委名单:
陈 文、汪 洋、刘世红、曾妙、刘凌锋
决赛组织:
陈文
决赛操作准备:
陈志梅
初赛须知
1.比赛时,统一面向前面。专业组6人一组,非专业组10人一组,空缺不补。
2.手法依次是:①背腰部推法:先右手后左手。②双手拍背腰部;③背腰部揉法:先右手,后左手,再叠掌揉。听老师口令,统一换手法。
3. 操作结束后,可以离开。复赛入围名单将于晚上19:00前由针推协会公布。
复赛须知
1.比赛时,统一面向前面。6人一组,空缺不补。
2.手法依次是:①叠掌揉背部;②单手滚腰部,先右手,后左手;③双手拿小腿。听老师口令,再统一换手法。
3.前门进,后门出。操作结束后,可以离开。决赛入围名单将于晚上19:00前由针推协会公布。
准备工作
一、主持人(熟悉中医及针灸)
二、(下午6点半前)需要到实验室搬2张床、2张治疗车,以及相关操作物品(问张老师)。操作结束搬回实验室。
三、挂好横幅(红底白字)、评委牌(针推协会借)
四、检查好话筒及电池
五、水
六、需要三个灵活的学生统计分数及收集评委评分等。一人拍照(全景及评委、选手特写)。
七、操作结束,清理现场。
(关键点:观众的组织,保证80%以上的入座,最好按班组织,以及禁止中途离场)
针推教研室
比赛结果
针推组:
一等奖:武翔 针推1401
二等奖:陆伟 针推1402 舒榆钦 针推1401
三等奖:杨丽君 针推1403 郭其宽 针推1401 张园 针推1403
中医、康复组:
一等奖:陈亚恒 中医1403
二等奖:李林峰 中医1403 程聪 中医1402
三等奖:马一凡 中医1401 喻龙俊中医1402 吉祥鑫 中医1401
比赛后点评
人的回忆中,能记起来的,常常都是些具体的,如你的大学,是具体的同学,具体的老师,具体的一次考试,具体的你努力过的一次比赛。
我曾经在QQ上说过,人总要为些东西而疯狂,人也,总要为些东西而倾尽全力,因为,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如此的。而大学阶段,就是这样一个应该努力,应该疯狂的阶段。你,不能在以后,回忆起你这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时,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我发现有的同学,针灸推拿班同学,去年非专业组,能够进入到决赛,甚至拿名次,今年却没有进入决赛,甚至是没进入复赛。还有同学,初赛成绩比较高,结果复赛结束,却没有进入决赛。为什么?因为复赛的三个手法,他做得都比较差。说明别人都在进步,而她却没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记得在复赛时,我看见一个中医班的同学手法不错,我问他怎么学的,他说,自己多练习的……这些都说明什么道理?说明这些技能型的,掌握了准确的方法之后,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多练习,不停的训练。复赛时,抖法非专业组1分钟,专业组三分钟,然后一个大二专业班的学生就在我旁边说,3分钟要人命呢!记得我带过两届的针推班的《推拿手法》课,而我期末考试时抖法的及格标准就是3分钟,而国赛训练的学生要求是五分钟。而训练时,常常达到了6到8分钟。他们其实在一开始训练时,也就比你们好一点点。都是自己用功,训练出来的。
希望我们的比赛,一年做得比一年好;希望我们协会,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希望这个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础,再接再厉,争取将第二课堂活动做的更好。
针灸推拿教研室
2015.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