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课程考核评分标准
说明:各单项项目均以100分制。
一、画经点穴—用于《经络腧穴》考核
项目 |
操作要求 |
评 分 细 则 |
分值 |
画经 |
抽签随机选择十二经脉中的一条,要求说出其循行路线,其中体表循行部分用笔虚画出。 |
1.出现一处文字错误,酌情扣5~10分;
2.出现一处标画错误,酌情扣5~10分;
3.不熟练酌情扣5~10分;
4.至扣完30分为止。 |
30 |
点穴 |
抽签随机选择5个腧穴,完成每穴的归经、定位描述及人体点画。 |
穴位一 |
口述归经(3分) |
14 |
口述定位(5分),叙述不清晰或错误酌情扣1~5分 |
定位人体点画(6分),定位偏离或错误酌情扣1~6分 |
穴位二 |
口述归经(3分) |
14 |
口述定位(5分),叙述不清晰或错误酌情扣1~5分 |
定位人体点画(6分),定位偏离或错误酌情扣1~6分 |
穴位三 |
口述归经(3分) |
14 |
口述定位(5分),叙述不清晰或错误酌情扣1~5分 |
定位人体点画(6分),定位偏离或错误酌情扣1~6分 |
穴位四 |
口述归经(3分) |
14 |
口述定位(5分),叙述不清晰或错误酌情扣1~5分 |
定位人体点画(6分),定位偏离或错误酌情扣1~6分 |
穴位五 |
口述归经(3分) |
14 |
口述定位(5分),叙述不清晰或错误酌情扣1~5分 |
定位人体点画(6分),定位偏离或错误酌情扣1~6分 |
总 计 |
100 |
备注:模特自备,男生为宜;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6分钟。时间超过停止答题,剩下部分分数自动扣除。
二、毫针刺法
竞赛要求 |
项目 |
评 分 细 则 |
分值 |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安排适当体位,按照定穴、消毒、选针、持针、进针、行针(基本手法及补泻)、治神、出针的步骤进行操作。 |
体位 |
根据选定腧穴安排适宜体位。(体位选择不当者扣1~4分) |
4 |
定穴 |
口述定位、定位准确、动作熟练。(定位不准、不熟者每穴扣1~2分) |
10 |
消毒 |
采用棉球消毒法,方法正确、消毒严谨、步骤规范、操作熟练。(消毒不当者每穴扣0.5~3分) |
15 |
选针 |
根据所刺腧穴选择规格(长短)适宜的毫针。(选择不当者每穴扣0.5~1分) |
5 |
持针 |
持针姿势正确,保持针身正直(持针方式不当,持针无力,针身倾斜者每穴扣0.5~1分) |
5 |
进针 |
方法正确、操作熟练、无痛或微痛。(进针不当者每穴扣1~7分) |
35 |
行针 |
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应用自如。(提插、捻转、补泻行针不当者每项扣1~5分) |
15 |
治神 |
与患者沟通配合良好,针刺过程注意力集中,并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和观察患者的反应。(针刺过程与患者没有沟通,或注意力不集中者扣1~6分) |
6 |
出针 |
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垃圾处理合适。(出针不当者每穴扣0.5分,医疗垃圾处理不当者扣2.5分) |
5 |
总 计 |
100 |
备注:模特自备,男生为宜;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6分钟。时间超过停止操作,剩下部分分数自动扣除。
三、艾炷灸法
竞赛要求 |
项目 |
评 分 细 则 |
分值 |
选择中脘穴进行隔姜灸 |
准备
姜片 |
取鲜生姜切成直径约2~3cm,厚约0.5~0.6cm的姜片(6分);中间以三棱针刺数孔(2分) |
8 |
制作
艾炷 |
制作五个艾炷(先做一个,其余4个在施灸过程中制作),艾炷直径(0.8±0.1cm);高(1.0±0.1cm)(每个艾炷6分,总计30分,一炷不合格者扣1~5分) |
30 |
体位 |
安置合理的体位——仰卧位(2分);暴露施灸部位(2分);注意保暖(2分) |
6 |
定穴 |
取中脘穴(口述定位,2分;取穴正确,5分) |
7 |
施灸 |
涂凡士林(3分),放置姜片,姜片边界距离艾炷底缘不小于4mm,(3分),艾炷于鲜姜片上(3分);点燃施灸(过程处理得当,8分),一炷烧至2/3以上时,换炷再灸(第二炷,点燃即可)(8分) |
25 |
灸后
处理 |
所灸部位处理得当(4分);垃圾处理合适(5分) |
9 |
整体 |
与患者沟通配合良好(5分),程序正确(2分);动作规范(3分);操作熟练(3分);无烫伤和衣物烧损(2分,操作中如发生皮肤烫伤从总分中扣20分,衣物如有烧损从总分中扣10分) |
15 |
总 计 |
100 |
备注:模特自备,男生为宜;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时间超过停止操作,剩下部分分数自动扣除。
四、推拿手法
竞赛要求 |
项目 |
评 分 细 则 |
分值 |
完成5个手法(其中一指禅推法、 法为必选手法,其余3个为随机抽选,3个随机抽选中至少有1个是搓法、振法和抖法的操作 |
一指禅推法 |
1.动作要领完整(8分,每缺一项扣1分)
2.动作连贯(4分,根据手法连贯性,酌情扣1~2分)
3.熟练程度(4分,根据手法熟练度,酌情扣1~2分)
4.整体效果(4分,根据手法整体效果,酌情扣1~2分) |
20 |
法
|
1.动作要领完整(8分,每缺一项扣1分)
2.动作连贯(4分,根据手法连贯性,酌情扣1~2分)
3.熟练程度(4分,根据手法熟练度,酌情扣1~2分)
4.整体效果(4分,根据手法整体效果,酌情扣1~2分) |
20 |
随机手法一 |
1.动作要领完整(6分,每缺一项扣1分)
2.动作连贯(3分,根据手法连贯性,酌情扣1~2分)
3.熟练程度(3分,根据手法熟练度,酌情扣1~2分)
4.整体效果(3分,根据手法整体效果,酌情扣1~2分) |
20 |
随机手法二 |
1.动作要领完整(6分,每缺一项扣1分)
2.动作连贯(3分,根据手法连贯性,酌情扣1~2分)
3.熟练程度(3分,根据手法熟练度,酌情扣1~2分)
4.整体效果(3分,根据手法整体效果,酌情扣1~2分) |
20 |
随机手法三 |
1.动作要领完整(6分,每缺一项扣1分)
2.动作连贯(3分,根据手法连贯性,酌情扣1~2分)
3.熟练程度(3分,根据手法熟练度,酌情扣1~2分)
4.整体效果(3分,根据手法整体效果,酌情扣1~2分) |
20 |
总 计 |
100 |
备注:模特自备,男生为宜;每个手法的操作时间为2分钟,具体操作以老师指令为准。整体时间为10分钟。
五、保健按摩
项目 |
评 分 细 则 |
分值 |
体位 |
体位选择舒适、恰当。(未达到要求扣1~5分)。 |
5 |
操作 |
根据操作要求,应及时调整体位,做到呼吸均匀、姿势舒适、自然、大方。(动作僵硬,转换、移动不灵活、操作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弊气者,每项适当扣除1~10分)。 |
35 |
熟练 |
操作步骤连贯,手法准确,熟练,持久而深透。(操作步骤不熟练,手法凌乱,用力不均匀,不能持久深透者,每项适当扣除1~10分)。 |
35 |
整体 |
要求保健手法套路设计合理,流畅,受术者和术者均呼吸匀调,无明显不适感。(套路设计欠合理,流程不顺畅,操作程序整体感觉较差者,每项扣1~5分)。 |
25 |
总分 |
100 |
备注:模特自备,男生为宜。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12分钟。时间超过停止操作,剩下部分分数自动扣除。
附一:
专业核心课程考试操作要求
一、画经点穴操作要求
【要求】
1.画经
随机选择十一经脉(不包含胆经)中的一条,要求说出其循行路线(《灵枢·经脉》原文),其中体表循行部分用笔在真人模特身上虚画出。
2.点穴
在以下穴位中随机选择5个穴位,说出其归经和准确定位,并用红色水性笔在体表点出。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迎香。
足阳明胃经: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天枢、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足大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少海、通里、神门、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阳谷、养老、支正、小海、颧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肾俞、委中、委阳、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照海、复溜、阴谷。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阴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翳风、耳门、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头临泣、风池、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
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水沟。
任脉:关元、气海、神阙、下脘、中脘、天突、承浆。
3.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6分钟。
【动作要领】
1.选用最准确的取穴方法,尽量使用体表标志法和骨度分寸法取穴,不使用简便取穴法。
2.要求徒手比量,不使用度量工具。
3.解剖标志应用熟练,取穴准确。
4.定位描述准确,语言简练。
5.经脉循行口述只能使用《灵枢•经脉》原文。
二、针灸操作技术操作要求
(一)毫针刺法
【要求】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安排适当体位,按照定穴、消毒、选针、持针、进针、行针(基本手法)、治神、出针的步骤进行操作。每人操作时间不超过6分钟。
具体要求:
1.进针法 依次做如下进针法:
(1)印堂—提捏进针:选1寸毫针,刺入0.5~0.8寸。
(2)曲池—指切进针:选1.5寸毫针,直刺1~1.2寸。
(3)合谷—单手进针:选1寸毫针,直刺0.5~0.8寸。
(4)天枢—舒张进针:选1.5寸毫针,直刺1~1.2寸。
(5)足三里—夹持进针:选2寸毫针,直刺1~1.5寸。
2.行针法 在曲池穴依次进行提插行针、捻转行针,各8~10次;以及按照抽签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四种手法中的一种,行8~10次。
3.出针 从上到下依次出针。
【动作要领】
1.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迅速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按在腧穴皮肤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将针刺入皮下。
②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双手协同用力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刺入。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局部的皮肤肌肉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2.行针
(1)提插法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将针由深层提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要求操作时,提插幅度相等,指力均匀,防止针身弯曲。提插幅度以3~5分、频率以每分钟60~90次为宜。
(2)捻转法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拇指与食指夹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捻转的角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指力要均匀,有连续性。
(3)补泻法
提插补法: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反复操作。
提插泻法:针刺得气后,先深后浅,重提轻插,反复操作。
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左转为主(以右手持针为例,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反复多次。
捻转泻法:针刺得气后,右转为主(以右手持针为例,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反复多次。
3.出针
左手持消毒棉球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上,右手将针轻轻捻转,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快速提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二)艾炷灸法
【要求】
选择腹部任脉腧穴中脘,用中艾炷施隔姜灸1炷。5分钟内完成操作。
【动作要领】
1.取鲜生姜切成厚约0.5~0.6cm的薄片,姜片边界距离艾炷底缘不小于4mm,中间以三棱针刺数孔,置于施灸部位。
2.取艾绒适量,制作5个中等艾炷,艾炷直径(0.8±0.1cm);高(1±0.1cm)。
3.将艾炷放在姜片中心用线香点燃,若患者感到灼痛,可将姜片来回移动或上提,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如此反复。当操作结束,移去姜片,处理灰烬。一炷烧至2/3以上时,换第二炷,第二炷点燃即可。
要求姜片制作和艾炷制作符合要求,施灸的动作规范、熟练。防止烫伤。
三、推拿手法操作要求
【要求】
1.每位同学随机选择一套题,每套题包含5个手法(其中一指禅推法、
法为必选手法,其余3个为随机抽选,3个随机抽选中至少有1个是搓法、振法和抖法)。每组参赛选手统一完成操作。
2.每个手法的操作时间为2分钟,10分钟以内完成,具体操作以老师口令为准。
【动作要领】
1.一指禅推法(指端推法):背部,一侧肺俞至胃俞;模特取俯卧位,操作者站立姿势。
2.
法(掌背
法):先右手后左手
,左右各1分钟,背部,一侧肺俞至胃俞;模特取俯卧位。
3.揉法(双掌叠掌揉法):腰背部,一侧肺俞至大肠俞;模特取俯卧位。
4.擦法(掌擦法):腰背部,一侧肺俞至大肠俞;模特取俯卧位。
5.按法(叠掌按法):腰背部,一侧肺俞至大肠俞;模特取俯卧位。。
6.搓法:一侧上肢,从上往下,单向搓,模特取坐位。
7.拿法:双手拿双侧肩部,重点拿肩井,模特取坐位。
8.振法(掌振法):腹部,模特取仰卧位。
9.拍法(双掌交替拍法):腰背部,模特取俯卧位。
10.摇法(托肘摇):一侧肩关节,模特取坐位。
11.抖法:一侧上肢,模特取坐位。
12.叩法(拳叩):一侧下肢;模特取俯卧位。
13.扳法(腰部斜扳):一侧扳法,腰部。以裁判示意依次进行最后“扳”步骤的操作。
四、保健按摩操作要求
【要求】
每位同学在头胀痛、颈部酸胀、疲劳性腰痛3项不适症中,随机选择1项,统一完成操作。完成时间12分钟。
【动作要领】
1.头胀痛(仰卧位)
(1)用双手拇指交替推印堂至神庭,再经额前分推印堂至太阳(又称开天门),然后以大鱼际分推前额至头两侧。
(2)用多指揉头两侧胆经路线,重点揉太阳、头维。
(3)以拇指和食指拿捏头两侧。
(4)拇指和多指分别置于头顶部,拿捏太阳至风池。
(5)两手多指并拢,分别揉两侧太阳穴一带。
(6)用双手多指指腹及指端抓打头部。
(7)用拇指或多指分别按揉乳突至风池、太阳。
(8)两手多指拿揉项部与肩井而结束。
2.颈部酸胀(仰卧位或俯卧位)
(1)一手扶住受术者头部,用另一手小鱼际下行推枕骨下缘至大椎穴。
(2)拇指揉、拨项韧带,多指置于胸锁乳突肌,拇指和多指拿揉项部。
(3)拇指屈曲置于项韧带上,多指置于胸锁乳突肌肌腹上,由上而下拿,两侧相同。
(4)双拇指自上而分别按两侧项韧带,交替按颈椎棘突,用多指分别按两侧胸锁乳突肌。
(5)一手扶住头顶部,另一手拿揉颈项部,一边旋转颈部,按压肩井,以拍法拍颈肩部结束。
3.疲劳性腰痛(俯卧位)
(1)用手掌根下推脊柱两侧,双手掌分推腰部。
(2)以小鱼际
法
腰部,以掌根、拇指或肘尖揉腰部,并拨揉,按揉上述部位。
(3)以拇指与多指在腰两侧做紧缩性拿法,往返拍腰两侧。
(4)一手按住腰后脊柱,另一手将两下肢抬起离开床面,做轻度的后伸和左右旋转。
(5)以拇指或肘尖按压腰部肾俞、气海俞、三焦俞、关元俞及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