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
  ■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针灸推拿 >>> 人才培养 >>> 专业课程建设 >>> 正文
专业课程建设
针推专业西医内科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计划

针灸推拿传承与创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西医内科学》

建设计划

20163

针推专业西医内科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计划

《西医内科学》课程资源库建设遵循“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移动泛在学习”的组织建构逻辑,强化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的功能与制度进行设计,构建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和学习平台。不仅将库内资源设计成最小学习素材,碎片化存储,以便于不同用户检索和根据不同学习需求而重新组建;又保持完整的课程结构、系统化设计以提升各项资源的适用性;同时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在线学习。本课程资源将采用先进的技术支撑、开放式的管理、持续更新的方式,面向学生、教师、行业员工、社会学习者进行教学服务,促进专业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学习模式改变,提升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疾病预防与科普宣传等社会需求,成为服务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学习中心,发挥服务社会的建设作用。

一、建设思路

(一)课程建设整体规划  面向行业、企业,调研一线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面向职业院校学生、在岗从业人员及教师,调研对西医内科学课程的知识需求,从而对西医内科学课程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二)组建课程建设团队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保障资源库建设的先进性,由我校医疗系负责,挑选多家实力较强的职业院校优秀西医内科学教师,组建课程建设团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来共同建设。

(三)确定技术路线  按步骤不断完善与更新,提升资源库的适用性,西医内科学资源库建设技术路线图如下:

第一步:组建西医内科学资源库建设团队;

第二步:设计西医内科学知识树,确定建设框架;

第三步:按知识树五级指标建设;

第四步:整理并上传各种碎片化资源;

第五步:西医内科学资源库运行、应用及推广;

第六步:项目验收;

第七步:资源库资源运用管理与维护更新。

(四)课程建设质量和可持续性  采用项目管理办法总体建立资源库管理机制,由项目主持人总负责,组建教师团队、确定建设目标、任务分工合作、确保资源质量和可持续性等。由项目负责人对资源库建设进行过程监控、协调督导。确保教学资源建设内容动态更新及有效运行。

二、建设路径

本课程建设大致分四个阶段

(一)项目启动阶段( 2015 8月~2015 9月)

参加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的资源库建设培训,掌握教学资源建设标准与模版、如何建设、如何管理等相关要求。广泛开展行业、企业、各医学院校调研,了解西医内科学教学资源现状和不同人群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为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组建资源库研发团队,设计资源库建设体系框架、制定项目建设及实施计划与方案、分配工作任务。

(二)完成资源上传,积极推广应用,接受项目验收(2015 10月~2016 12月)

确定西医内科学课程知识树,按时完成文档、PPT、图片、教材、题库、微课、音频等各类素材的制作、整理、建设。将所有学习素材上传资源库平台,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丰富、高效、先进的西医内科学教学与学习资源,实现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企业用户、社会学习者四种用户类型的登陆学习。并向开设同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受益面,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按照项目计划书完成建设任务,接受项目验收。

(三)项目建设中期目标(2016 12月~20175月)

根据项目验收后的有关建议及运行使用反馈意见,对资源库框架进一步优化;对前期建设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更新、补充、丰富,增补各类资源及素材的数量,提升各类资源的质量。

(四)项目建设长期目标(2017 5月~   

创建资源库平台运行管理和更新维护机制,根据行业和教育发展要求对前期建设内容进行维护、更新和补充,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资源存储总量10%,确保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使其一直保持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