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
  ■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针灸推拿 >>> 设施条件 >>> 校外实训基地 >>> 正文
校外实训基地
院中校实训基地——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附属荆州市中医医院合作协议》人才培养,校院共育要求,针推专业教改班进驻医院,并在“院中校”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和临床见习。为确保学习过程有序开展,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职责分工

1.医院职责:

科教科为“针推教改班”在“院中校”实训基地学习期间医院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

1)负责“针推教改班”后三个学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

2)领导教学秘书做好以下工作:

①“针推教改班”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②收集、整理各类教学文件资料,检查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研究各环节工作的落实以及教师工作规范执行情况;

③落实医院各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观摩、公开课。处理日常调课事宜;

④教学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⑤其他交办的工作。

3)领导学工秘书做好以下工作:

①“针推教改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

②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

③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学雷锋活动;

④学生考勤、宿舍管理工作,积极处理学生中的突发性事件;

⑤学生工作档案的管理工作;

⑥其他交办的工作。

4)负责与中医系的沟通工作;

5)安排中医系选派针推教师的临床工作和管理其参与的“针推教改班”协助管理工作。

2.学校职责

中医系为“针推教改班”在医院第四学期学习期间学校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

1)负责与科教科的沟通工作;

2)与科教科共同做好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3)选派教师参与“针推教改班”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领导选派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①在医院科教科和相关业务科室的领导下,做好自身的临床工作;

②协助教学秘书和学工秘书,参与“针推教改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③及时向中医系汇报“针推教改班”学生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见和要求。

二、实施方案

    本专业采用“1.5 + 1.5”工学结合“两段三阶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校院合作,资源共享,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单位所需要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工作的针灸推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5 + 1.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两段”是按主要学习场所把专业学习划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前1.5学年的在校学习;第二段为第四学年在医院的跟师见习。“三阶梯”是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包括:第一阶梯(即第一、二、三学期),学习社科人文及中医学基础课程,同时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训练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校内阶段,学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基本学习任务,还要在学期结束后的假期,自行联系当地的中医院跟师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零接轨;第二阶梯(即第四学期),学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安排学生到合作中医医院以理论式教学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临床见习来深化理论,培养实践能力。第三阶梯(第五、六学期校外医院实习),安排学生到荆州市中医院进行临床岗位实习,在职业岗位上完成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来达到毕业之后能适应基层卫生机构中医临床岗位的需要。

    为确保“两段三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校院合作共同建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及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包括: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机制,实现培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岗位针对性的充分兼顾与融合,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体系包括: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管理监控制度、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管理制度、针灸推拿专业院校合作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实施“全方位及多角度”的监控,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模式运行流程见图1


文本框: 第一阶梯
(第一、二、三学期)


领域
文本框: 第二阶梯
(第四学期)


领域
文本框: 第三阶梯
(第五、六学期)


领域
                                                                    


1  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流程

三、教学计划

(一)“院中校”实训基地教学计划(共18周),见表1

1  “院中校”实训基地教学计划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午

8:0011:30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跟师临床见习

下午

140014:45

中医内科学

康复医学

西医内科学

推拿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

15:0015:45

16:0016:45

17:0017:45

中医外科学

晚上

193020:15

中医儿科学

小儿推拿

中医妇科学

周末

课堂

20:3021:15

(二)针推教改班临床实习计划(共40周),见表2

2  针推教改班临床实习计划

序号

实习天数

实习科室

实习内容及要求

1

8

针灸科

①熟悉针灸门诊、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

②掌握针灸门诊、住院病历以及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掌握十四经脉腧穴和常用经外奇的定位、主治及运用。

④熟悉经脉循行及病候、掌握经脉、经别、络脉、经筋、皮部、根结标本及奇经八脉等基本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

⑤掌握针灸基本操作技术和常用补泻手法,(1)毫针刺法;(2)三棱针、火针、皮肤针、电针、水针、耳针、头针、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3)艾炷灸、艾条灸、拔火罐等。

⑥掌握晕针、滞针、弯针、折针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⑦掌握以下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常规,中风、泄泻、胃痛、头痛、感冒、癫痫、腰痛、胸胁痛、咳嗽、呃逆、痢疾、不寐、癃闭、遗精、阳萎、眩晕、痹证、痿证、面瘫、落枕、肩凝证、痛经、遗尿、乳痈、坐骨神经痛、少乳、目赤肿痛、近视、聋哑、鼻渊、牙痛、扭伤、厥证、痉证、脱肛、阴挺等。

2

8

推拿科

①掌握推拿的诊疗工作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病历书写的规格与要求。

②掌握推拿常用部位及穴位以及推拿的禁忌证。

③掌握小儿的特定穴位、操作特点及配穴原则。

④掌握以下手法的操作要领及其临床运用:推法、揉法、摩法、搓法、振法、抹法、拍法、摇法、扳法等。

⑤熟悉以下疾病的推拿治疗:胃痛、胃下垂、便秘、泄泻、头痛、失眠、眩晕、咳喘、闭经、痛经、小儿腹泻、惊风、斜颈、小儿麻痹后遗证、颈椎病、漏肩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半身不遂等。

⑥熟悉推拿科的诊断方法,掌握四肢脊柱部位的特殊检查和临床诊断意义。

3

4

骨伤科

①熟悉骨伤科门诊、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

②掌握骨伤科门诊、住院病历以及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基本掌握骨伤科骨折、脱位、骨病、软组织损伤的诊疗技术以及各种牵引方法。

④掌握小夹板治疗以下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科尼氏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内外踝骨折等。

⑤掌握以下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桡骨小头半脱位、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下颌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

⑥掌握骨伤科手术的无菌操作与常规手术的消毒方法及清创缝合等技能,三期用药等。

⑦熟悉骨伤急救方法及创伤性休克的处理。

4

6

中医

内科

①熟悉中医内科门诊和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

②掌握中医内科门诊、住院病历以及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掌握内科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及随证加减。

④熟悉以下常见病证的辩证论治:感冒、风湿、痢疾、中暑、咳嗽、哮喘、肺痈、咳血、吐血、便血、尿血、衄血、胃痛、呕吐、便秘、急性吐泻、黄疸、疳积、胁痛、心悸、胸痹、水肿、淋证、消渴、郁证等。

5

6

西医

内科

①熟悉西医内科门诊、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

②掌握内科门诊、住院病历及有关医疗文件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熟悉常用体格检查方法,常见阳性体征、并能用医学术语准确记录。

④熟悉常见的理化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⑤熟悉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⑥熟悉内科常见急诊的诊断与处理。

6

2

妇产科

①熟悉妇科门诊、病房的诊疗工作和程序及有关医疗制度。

②熟悉妇科四诊特点、病历书写的规格及要求。

③熟悉妇科常用的物理检查、实验检查的目的与临床诊断意义,学习以下几种特殊检查的方法:基础体温、子宫颈粘液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阴道 分泌物检查、输卵管通畅试验、通液造影术等。

④熟悉妇科疾病护理常规、饮食调理及预防知识。

⑤了解计划生育、放环、人工流产、结扎术操作知识、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⑥掌握以下疾病的辩证诊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阴痒、恶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产后小便不通、缺乳、阴挺、脏躁、不孕、症瘕、杂病。

7

2

儿科

①熟悉中医儿科门诊、病房诊疗工作程序及主要医疗制度。

②掌握中医儿科门诊、住院病历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熟悉儿科常用的急救处理药物及操作技能、儿科常用方剂、中药配伍和剂量。

④掌握以下疾病的辩证论治和西医诊疗常规: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呕吐、泄泻、腹痛、厌食、积滞、疳证、惊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夏季热、小儿麻痹证、乙脑、麻疹、风疹、幼儿急诊、腥红热、水痘、痄腮、顿咳、蛔虫病、钩虫病与蛲虫病。

8

4

急诊科

①熟悉急诊工作程序、制度及特点。

②掌握急诊病历和有关医疗文件的书写规格与要求。

③熟悉敌敌畏等常见有机磷药物中毒的诊断与初步抢救措施,了解内科常见急诊的抢救(心衰、呼衰、脑衰、肝衰、肾衰),休克(过敏性、失血性、感染性、心源性等)、昏迷,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病的诊断及抢救措施。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