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
  ■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针灸推拿 >>> 设施条件 >>> 校外实训基地 >>> 正文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简介

单位名称

湖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胭脂路花园山4

始建于1924年,曾经是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医院,先后更名为"湖北医院""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年与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组建新的"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全国九大中医科研基地之一。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系湖北省唯一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医院学科齐全,重点突出,"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就设在我院,肾病专科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内科、骨()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医急症、针灸脑病是省级重点专科,针灸科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

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依托于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省级示范中医院和全国九大中医研究基地之一。中心设有两个专科门诊,15个专家门诊,每天可接待300名肝病病人;住院部有4个病区,160张病床,每个病区装备一个现代化的重症肝病监护室,除开展常规的中医治疗外,还能进行介入治疗、腹水浓缩回输、肝穿刺及腹腔镜检查等。先后承担"六五、七五、八五"肝病攻关课题,现正在承担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委、湖北省教委资助的研究课题多项。开展了小儿指血微量检测,HBVC区基因突变、丙型肝炎的基因分裂、HAPCⅢ、IV-CLNNOTNFSIL-2RG-CSFP53基因等检测项。《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是中心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方面的学术刊物,拥有大量的读者。中心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肝病专家和职称、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合理的人才梯队,有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11人,中级职称20人。


单位名称

武汉市第一医院

   

综合性三级甲等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15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927年的“汉口市立医院”,19495月更名为武汉市第一医院,1985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现占地面积173亩,由院本部(利济北路)、盘龙院区、武昌皮肤病门诊部、汉阳皮肤病门诊部、汉西院区(易家街社区服务中心)、制剂中心和体检中心组成,编制床位3000张,实际开放床位2562张,年门急诊量231万人次,年出院患者8万人次,医院资产总值达24.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首届敬老文明号,省、市文明单位,省、市五一劳动奖状,省、市三八红旗单位,省、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基层党委等光荣称号。

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9个,包括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4个(皮肤科、脾胃病科、肾病科、临床护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皮肤病学、脾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临床中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针灸科、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等),省、市级各类重点专科29个(普外科、泌尿外科、老年病科、妇科、急诊科、临床药学、检验科、放射科等)。设有省级“皮肤科质量控制中心”和市级血液透析、护理、脑卒中、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等6个质量控制中心。重点专学科数量和级别居全省前列。

医院现有职工2970人,其中高级职称360人,兼职教授88人,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导师5人,硕士导师7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2名,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省、市政府津贴专家20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师承指导老师5名、师承继承人14名,省中医大师3名,省中医名师6名,省中青年知名中医5名,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10名,国家优秀中医人才、省市医学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等20余名。 近年来,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00余篇,获科技成果106项,获得省、市科技奖励59项次。

医院建有湖北省首家医疗救治垂直快速通道,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集系统集成、数据管理档案化、远程医疗的一体化手术间,拥有全省最大的全自动化的生化免疫检验流水线,世界最先进的西门子炫速双源CT3.0T磁共振成像仪、平板血管机、数字化动态DR、数字化胃肠系统、肿瘤放疗直线加速器、准分子激光系统、ERCP放射机等大型高精尖医疗设备。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医院先后开展生殖技术、干细胞技术、基因诊断技术、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激光治疗等六类医学前沿技术。皮肤科更是列入全国“四强”行列,其银屑病、痤疮、荨麻疹、白癜风等14个专病组盛誉业内。脾胃病科开展“脾胃特色外治”,肾病科推广“中环强”三联序贯疗法,均取得良好口碑。同时,通过高位嫁接平台建设,主髂动脉大血管病变腔内微创术、盆底重建手术、肝脏精准切除术及复杂性的胰腺肿瘤手术、耳鼻喉科喉癌类手术、消化内科ESDERCPEUS等都已经做到独立全面展开。

单位名称

荆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北荆州市江津东路172

荆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三级优秀中医医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医院拥有全国名老中医2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湖北省知名中医3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硕士生导师13名。

  医院开放床位637张,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康复、皮肤、五官、肛肠、检验、影像等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刘云鹏等3个名老中医工作室,48个特色专病门诊,64种特色中药制剂,是荆州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医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妇科是全国重点病种盆腔炎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脾胃病科是全国重点病种噎膈(食管裂孔疝)攻关协作组组长单位和久痢(溃疡性结肠炎)攻关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医院拥有各类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近年来,先后有20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医院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是长江大学、三峡大学医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是荆州市中医药社区医生培训基地。

 医院秉承团结奉献,弘扬国粹,务实诚信,开拓创新的院训和荆州中医,真情为你的服务理念,以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疗效与服务的品质保证为宗旨,多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行业示范点、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省卫生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并连续三届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2012年医院党委也被省卫生厅评为“2010-2012年度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医院现已成为江汉平原深受患者信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单位名称

荆州公安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北省公安县斗湖堤镇油江路234

公安县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诊急救为一体、中医药特色鲜明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和全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初建于1958年,1980年恢复重建。各项业务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

医院设有内、外、妇、儿、骨伤、针灸、推拿、治未病、皮肤、五官、肛肠、检验、影像等35个临床医技科室,20个病区,3个研究所,10个知名中医工作室,25个特色专病门诊,常年返聘10多位名老中医专家坐诊国医堂。医院研制的软肝丸、愈肾宝、舒筋接骨膏、胆石丸、五虫通络丸、麻布七等十多项科研成果,均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或国家专利,本院已有48种中药自制制剂在临床广泛运用,疗效很好。目前医院有7个国家、省市中医重点专科。其中骨伤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针灸推拿科、儿科和肿瘤科是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肝病、肾病科是市中医重点专科。同时,在县内率先开展120急救服务,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

医院配有德国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64384层螺旋CTDSA、四维彩超、显微镜、纤支镜、各类腔镜、钬激光、自体血液回收机、氩氦刀、血管平板机等高精尖现代医疗设备和四维牵引术、多功能康复训练系统、中医药膏剂提取包装机组、结肠透析治疗机、针灸、火罐、熏蒸等1455种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了外科、妇科、五官科各类腔镜微创手术,臭氧加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镜手术、肿瘤介入治疗、心脑肺功能检测,以及心脏介入治疗等高新技术。

医院现有干部职工9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96人,在岗执业医师264人,高级职称专家91人(含三级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省知名中医专家2名、省优秀中医药人才1名、市知名中医专家6名、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县知名中医专家10多名,硕士生35人。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安卫校的教学基地,是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技术帮带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是全县中医药技术指导中心和培训基地,负责县内乡镇医院、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2015年,接诊病人40万人次,出院病人3.9万人次,开展手术10368台次。医院固定资产2.2亿元,总资产5.2亿元,其中专用设备1.2亿元,净资产2.9亿元。医院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正确带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院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努力奋斗;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后期,我院将持续升华服务内涵,提升医疗水平,确保服务优良,诊疗可靠,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医文化名院。

单位名称

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院

   

湖南省常德市滨湖中路

 

始建于1953年,是全省建立最早的中医院之一,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中西结合综合性中医院,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常德市120急救中心。2003年又被冠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 

    医院占地近 3万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 2.3万平方米。设置病床 358张。有干部职工4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41人,中级职称126人。其中高中级医疗技术人员 169名。设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儿科、乳腺专科、泌尿腔镜外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针灸按摩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和核磁共振、CT、放射、超声、检验、病理、内窥镜、心脑电图等医技科室以及急救中心、创伤骨科治疗中心、微创腔镜外科中心、神经外科治疗中心、颈肩腰腿痛治疗中心。 

    能开展颅脑、心脏、胸腔、腹腔、骨科、妇产、泌尿、五官及各类微创腔镜外科手术和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疑难疾病诊治与抢救。创伤骨科、胸心外科、妇科产科、神经外科、乳腺专科、泌尿腔镜外科及麻醉科均由本市医学界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 

    医院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其中医疗设备3000万元。目前有核磁共振、螺旋CTCR、进口彩超、500mA电视数字X光机、大型全自动生化仪、C型臂X光机、乳腺X光机、血透仪、体外循环心肺机、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仪、腹腔镜、宫腔镜、电子阴道镜、阴道 B超、血气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仪、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四分类血球分析仪、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双极等离子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多功能麻醉机、呼吸机、手术显微镜、经颅多普勒、红外线乳腺扫描仪、高压氧仓、电视膀胱镜、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机等各种先进高精医疗设备。 

    医院环境优美、门诊病房舒适,病房配有中央空调、中心给氧、吸痰、电视、电话、专用卫生间等。 

    医院遵循崇病人至上、重职业道德、靠科技兴院、以质量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相继被评为全市群众满意医院百姓放心医院 ”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

单位名称

黄冈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院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9

黄冈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群众满意的卫生计生医疗机构、湖北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湖北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称号。是国家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黄冈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黄冈市肿瘤诊疗中心、黄冈市肛肠诊疗中心、黄冈市烧伤治疗中心、黄冈市健康管理中心的所在单位。

医院占地面积65亩,业务用房5.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6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26个。其中,骨伤科、治未病科为国家重点专科;肛肠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制剂实验室为国家二级实验室;康复科、内分泌科为湖北省重点专科;烧伤科、脾胃病科、老年病科、肿瘤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中医临床护理为黄冈市重点专科。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全院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医药护技人员600余人。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235人,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50余人。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医疗技术合作关系,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是黄冈城区各种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和黄冈市辖区内新农合转诊医院。医院不仅有全国中医药指导老师陈志敏,湖北省知名中医高正末,湖北省中医名师、黄冈市十大中医大师徐洪峰,还聘请了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20余名教授常年坐诊。

医院就医环境温馨舒适、设备先进。拥有德国西门子Definition AS+ 64128层螺旋CT、美国GE Discovery MR750W 3.0T核磁共振、中医经络检测仪、数字化DR放射机、大平板数字血管造影机(DSA)、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系统、飞利浦原装数字平板拍片机、全数字化彩超、欧林巴斯电子胃镜等在内的现代化设备近200台(套),治疗糖尿病、颈腰椎疾病等一系列医疗设备,病区内配有床头呼叫系统、中心供氧系统、全触屏电子示教系统等。

医院秉承“仁和、精诚、勤勉、创新”的价值追求,发扬敢为人先、爱岗敬业的实干、奉献精神,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以热情、认真、及时的服务态度,推行规范医疗、安全医疗、温馨医疗,努力将黄冈市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特色更加突出,综合服务能力更加强大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单位名称

荆门市石化医院

等级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路15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915958485\QQ\WinTemp\RichOle\E([QY]JONBPH(HWT_4E)K$0.png

荆门市中医医院(荆门市石化医院)始建于1951年,20126月由原荆门市中医医院和原荆门市石化医院合并重组为“一家医院、两块牌子”,是全市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地市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我院是全市各级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及商业保险定点医院,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荆门中医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长江大学医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是中国中西医结合烧伤专业委员会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疗技术协作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医院现占地面积约60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3亿元。现有职工91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71人。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34个临床医技科室,27个病区,年接诊门诊32万人次,住院2.8万人次。

医院专科优势明显,中医特色突出。现已拥有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中医重点专科,14个荆门市重点专科、1名湖北中医名师、1名湖北知名中医、2名全国第三批中医药青年骨干研修人才。

医院设备先进,配置有1.5T光纤磁共振、64CT、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血管减影仪、DR高清数字X光摄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后装放疗机、血液透析仪、全数字化彩超、腹腔镜、碎石机、ICU监护系统等大型先进设备,设备总值近1.2亿元。

近几年来,医院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湖北省文明中医医院、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系统“八比八看”优质服务竞赛“十佳”单位、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荆门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荆门市“价格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单位名称

十堰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路1

十堰市中医医院位于道教圣地武当山下、东风故里车城十堰东部丹江路1号,始建于1978年,迄今已有35年的发展历史,是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十堰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陕西中医学院教学医院、湖北医药学院教学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教、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的前身是郧阳地区中医院,1995年由原郧阳地区中医医院和原十堰市中医医院合并而成,1986年明确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6年升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1997年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02年被省卫生厅评定为"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2008年被省卫生厅评定为"三级优秀中医医院", 20127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新一轮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20136月,经省卫生厅批准,十堰市中医医院加挂"十堰市精神卫生中心"为第二名称。    

医院占地面积40亩,业务用房4.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7亿元,编制床位800张,设26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22个病区,有职工7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620人。医院中医特色突出,有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1名、省级知名中医2名,市、区知名中医10余名。有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精神病专科、肝病专科;省级重点专科2个:风湿病专科、心脑病专科;市级重点专科8个:康复科、针灸科、失眠科、结石科、妇科、肛肠病科、皮肤病科、脾胃病科。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与3个院级特色专科共同构成十堰地区十五大特色品牌。医院冬病夏治、冬令进补、针灸针刀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日渐成熟,深受群众青睐。    

医院拥有磁共振、螺旋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DRCR等先进诊疗设备100余台(套)。医院ICU、骨伤科、妇产科、眼科、口腔科、儿科等科室综合治疗水平达到同级医院水平,医院每年大型手术台数快速增长。医院中医为主、中西结合的医疗服务为十堰及周边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医院还建立起以HISLEIS系统为基础,以门诊收费、住院医嘱管理等23个子系统为框架的信息网络集成,医院步入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良性轨道。     

2008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抢抓机遇,超常规谋发展,多方争取项目资金近4000万元,20108月,新建10000多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开始投入使用;201110月,新建10000平方米的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大楼竣工投入使用;20123月,改造扩建近10000平方米的门诊医技大楼竣工使用,短短三年时间,医院业务用房由原来的8000多平方米剧增到4.5万平方米。医院规模快速扩大,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建筑风格自成一体,就医环境不断优化,一座园林式的现代化医院矗立在世人面前。同时,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办院方向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的宗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中医传承、文化铸魂四大主流发展计划(工程),内涵建设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医院门诊、住院服务总量连续四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受到社会各界、各级领导广泛好评,近几年来,医院先后被省卫生厅授予"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纪检工作先进单位""政风行风群众满意窗口单位"等各项荣誉称号60多个。    

如今,十堰市中医医院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坚定中医特色为主的办院, 方向,坚持"一主两翼"发展策略(以提升临床科室内涵建设为主线,以中医防治精神疾病和防治肝病等传染性疾病为重点),大力实施四大主流计划(工程),即中医人才培养计划(雄鹰工程),打造百名中医名医团队;神农武当医药研发计划(传承工程),激活医院发展土壤;专科建设计划(崛起工程),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建设计划(铸魂工程),提升医院软实力,用10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医院打造成区域品牌医院、国内知名医院。着眼长远,立足当前,2015年,医院新建一栋集综合医疗、全科医师培训、神农武当中医药研发为一体的400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项目将全面开工;十堰市中医医院东风分院(张湾区汉江街办东风社区)建成50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护理院将建成并投入运营;医院与湖北武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武当山山门入口处银街建武当山康复养生专科医院,将正式运行,并完成一期项目。目前,这三个项目均已完成前期征地、设计规划等基础工作,正在平稳推进之中。争取到2016年,医院业务用房达到100000平方米,开放病床1200张,年门诊人次达到40万人,住院病人达到18000人,业务收入超过2亿元。用10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从中等规模医院向大医院转身,从一般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努力把医院打造成区域品牌医院、国内知名医院!

单位名称

襄阳宜城市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襄阳自忠路155号

宜城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79年,位于宜城市自忠路155号,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北省二级优秀中医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宜城市党员爱心医院和医疗救助惠民医院,是具有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规模的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承担着58万宜城人民和周边地区人员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病人转诊、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指导、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宜城市中医医院目前有在职在岗职工47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8人,中级职称人员97人。编制床位700张,设1个门诊部、12个临床专业科室、10个医技科室和1个制剂室。成立了皮肤、骨伤、脑病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推广4个临床科研小组。住院部设有脑病科、心病科、肺病科、糖尿病科、肿瘤科、脾胃病科、肾病科、肝胆病科、骨伤科、高血压病科、普外科、泌外科、脑外科、胸外科、肛肠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针灸康复科、眼耳鼻喉科和口腔科21个科室11个病区。

宜城市中医医院坚持中医特色,打造中医医院综合实力,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脑病科、骨伤科等为襄阳市中医重点专科,皮肤科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医院开展的科研课题《邱氏珍珠散在体表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有机磷农药长期接触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性调查研究和临床运用》分别获得了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和襄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医院现有世界先进的多层螺旋CTMIR(核磁共振),CRDR、数字摄片机,血液透析机,腹腔镜,电子胃肠镜及进口麻醉机、彩超、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百余台现代化诊疗设备。



单位名称

宜昌宜都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宜都市陆城城乡路

宜都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83年,历经30年的发展,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中医医院。是国家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单位、全国城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湖北省肿瘤医院、宜昌市中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宜都市中医药技术指导中心;宜都市城镇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宜都市残疾人和扶贫定点医院。

about_img

医院占地20亩,建筑面积20312平方米,固定资产6628万元,主体由门诊大楼、住院大楼、药剂楼和后勤综合楼组成,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医学科、疼痛科、麻醉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等共17个临床一级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B超室、心电图室、胃镜室、脑电图室)4个医技科室及中心供应室。

2009年至2013年医院心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眼科和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先后被评定为宜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012年,心病科和眼科被确定为湖北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针灸科、儿科、肛肠科、耳鼻喉科、妇科、骨科、放射介入科、“治未病”科中医特色优势鲜明,在我市及周边产生了积极影响。

现代化住院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配置有中央空调、全程电梯、层流洁净手术室、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及24小时热水供应系统,设置6个住院病区、1个血液透析室、1个重症监护室(ICU)和1个手术部,开放床位420张。拥有万元以上设备70余台,设备总价值约3100余万元。拥有西门子16排螺旋CT、直接数字化摄片系统DR、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系统、眼科显微镜及超声乳化仪、德国鼻内镜及成像系统、高清晰电子腹腔镜、胆道镜、奥林巴斯纤维喉镜、前列腺电切镜、电子膀胱镜、电子阴道镜、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脑电地形图仪、心电工作站、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超级波干涉治疗仪等现代化大型设备。

医院现有职工343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中级职称101人,湖北中医药大学实习基地兼职副教授7人,宜昌中医名师1人,宜都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硕士研究生3人,另有3人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湖北中医杂志》编委2人。不仅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医疗骨干活跃在临床一线,更有宜昌市德艺双馨的名老中医邓延芙、王荫三、陈百炎、杨发周、俞善同、黄文灿等亲自坐诊,收徒授艺,传承学术经验。

单位名称

荆门市康复医院

   

三甲

   

荆门市金虾路121

荆门市康复(优抚)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85年,1987年成立为康复医院,1997年经省民政厅和市编委审批,加挂荆门市优抚医院的牌子,纳入全省优抚医院行列,2001年被定为政府办非盈利性医院,2002年经市编委批准成立老年病医院,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2006年被市政府指定为荆门市惠民医院 
  
医院现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开放床位300张,全院现有职工30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3人,占90%,大专以上学历210人,占85%,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0人。 
  
医院门诊设置科室有:内、外、妇、儿、皮肤、口腔、眼、耳鼻喉、中医、注射、康复、美容、保健中心、药房。医技科室有:检验、放射、CT、彩超、B超、内窥镜室、肌电图室、心电图室。住院部有:内科、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内科、儿科、五官科、优抚科、康复科。
  
医院现有先进设备能同时开展7台手术的大型手术室。拥有美国GE公司三维彩超和全功能谐波数字彩趔、德国西门子双螺旋CT各一台、美国GE500毫安电视遥控X光机、计算机成像系统(C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2台、日本光电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世纪之星心电血压监测系统、腹腔镜2台、胆道镜、膀胱镜、阴道镜、宫腔镜、椎间盘镜、三维正脊仪、C臂、各种理疗设备、进口牙科椅15把、全顺救护车2辆、瑞风救护车1辆、面包车1辆、广本小轿车1辆等。
  
医院秉承“以优抚为立院之本,以质量为发展之基,以创新为兴院之路,以满意为追求目标”的办院方针,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医院初步建成具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风偏瘫、针灸康复等特色的综性医院,被授予“全省优抚事业先进单位”和“全省文明行业示范点”等几十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