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
  ■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针灸推拿 >>> 设施条件 >>> 校内实训基地 >>> 正文
校内实训基地
中医临床技能基地建设自评报告

中医临床技能基地建设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1)、硬件设施

  1.1 我校建有中医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站,占地面积约一千余平米,包括7个考站和1个侯考室,1个考点办公室。考试场所整体安静、明亮宽敞、舒适,有电源、水源、消防安全设施完备,有防暑降温设施。各考站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或房间,各站标示清楚,各站间单向流动不交叉,考组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有候考室方便考生候考,有考点办公室用于存放考试全程所需资料。各个考站均有高清摄像头可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或录像。

  1.2 可完成医师资格实践技能三站式考试。我校中医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站拥有脉象模拟系统教师机、脉诊模拟系统学生机、脉象模型、中医面诊检测分析系统、中医舌诊图像分析系统、开发式中医学辅助教学系统、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压舌板、手电筒、脉诊垫、针刺垫、火罐、毫针、艾绒、急救外固定训练仿真标准化病人、心肺复苏模型、简易呼吸器、导尿模型、胃管模具、胸腔穿刺术模型等多种虚拟训练系统和仿真模型,可完成中医临床执业医师和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操作考核。

(2)、软件设施

  我校还安装了考试智能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考站中心人员、设备、房间、日程、档案信息安排和管理。为考试提供现场视频资料录制、转播、点评、搜索等支持功能,同时提供考站内现场语音广播、待考信息发布等功能。其主要作用如下:

  2.1  考试管理  复杂的多站式考核,尤其是长短站结合的考核,给排考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且容易出现错误,考试智能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考生人数、考站时长自动排考,支持单站、多站轮循、多站队列、长短站结合等多种考试模式,大大节省排考人员的时间,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考试的组织者可以把精力放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

2.2  评分管理  每个操作内容制定评分标准,考官手持评分设备对考试情况进行打分,评分结果自动存储,便于统计、分析。

2.3  考务显示  每个考站门口配备智能化信息提示终端,实时更新考生信息、考站内容、时间信息等。考试结束后,即可打印出考生成绩排名、自动汇总学生各站成绩。

2.4  分系统  评委可手持评分,使用移动设备登录系统,在特定时间内智能自动加载评分表,自动加载考生信息。评委还可远程对指定的考站进行实时登录评分。

二、可行性分析

  我校进行了标准化的考站建设、拥有功能齐全的仿真训练模型和虚拟训练系统,配有考试智能管理平台,可科学排考、标准化评分和及时更新考生的考试信息,可供医院医师和乡村医师进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操作的考前培训和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第一站纸笔考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采用考生互相操作、在被检查者身体上、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上进行操作考核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第三站多媒体考试心肺听诊、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

  根据《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中医类别)》设三个考站,第一站 6 名考官阅卷;第二站设3个考组,每组安排两名考官执考;第三站配置50台计算机。

(1)考站设置

  1.1 考官安排  考官聘任工作结束后,会将聘任考官信息通知基地。 基地总考官会根据考官职称、专业特点如内科、外科、急诊急救参照二站各考组考核项目安排设置,尤其严格杜绝来源同一医疗机构考官设置在同一考组,避免随机因素或偶然因素导致考官执考同一医疗机构从业或事前被"关照"的考生造成影响考试公平、公正。

  1.2 考试进程考生确认签字 按《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要求基地在候考室设置了考试流程图及说明,解决少数考生因为紧张及对考试流程不熟悉,在三站考试内容完成前擅自离开考场。 尤其是二站考试体格检查和技能操作分考组进行,考生往往一项内容结束就误认为二站考试结束,人为因素导致缺考或漏考,所以重点强调要求引导员等工作人员确认考生考试内容完成再答复考生离场。考生在考试进程中每项考试内容完成后或弃考均要求在"进程表"上签字确认,考生和考务人员均乐于接受,且便于考务人员核查考生考试信息有效杜绝了考生漏考的情况发生。

(2)第一考站

  2.1 粘贴准考证留底  考试基地一站审核完考生身份后将准考证留底粘贴在考生评分册上,这样当评分册上填写的信息出现质疑时方便核对,而且每日考试工作结束后可依据遗留的准考证留底准确的清点、核查弃考考生信息。

  2.2 抽题组号  为避免人为造成试题难易程度不等,在不打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配伍的前提下,所有考生抽完题组号发卷前,任意选定一名一站考务人员随机抽取 1~3 号题签卡,根据抽签结果该场考试所有考生增加 1~3 号。

  2.3 答题纸密封装订及拆封  一站考官不在评分册上登录成绩。 考官批阅、审核后在试卷上签字,试卷直接交成绩上报室拆封网上上报成绩。

(3)第二考站

  3.1 分流室设置与二站考场安排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第二站基本操作考试项目基本操作技能、医德医风、体格检查。在实际考试实施过程中受考场面积及基地配置模具成本制约无法实现各考组均配备二十四项考试内容的模具。 我校考试基地安排技能操作考组配备 4~5 项操作考核涉及的模型及器械,其中至少包括 1~2 项综合型医用教学模型。保证每项操作考核项目两个以上考组能够组织实施,并且有足够的备用模具、 器械以便应对因试题设置比重不等及考生抽题随机性造成考试项目集中,可随时根据需要调配、补充各考组考试项目设置。 鉴于以上安排二站设置专职分流员,其职责是根据考生随机抽取题组号对应的考核项目、考组考核项目安排及各考组候考考生人数信息在考生进行一站考试期间做出安排,安排结果记录在"进程表"上,做为引导员引领考生参加二站考核指定考组的依据。

  3.2 安排专职体检对象及操作助手  在不违反《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中医类别)》要求的前提下,如果工作人员不能保证,为了方便组织安排、节省考务成本,基地会安排候考考生配合充当体检"患者"或操作助手。或者抽调在校学生充当体格检查模拟患者并安排专职操作助手。

(4)第三考站

  4.1 电脑准备  严格按照基地考生人数统筹设置考试计算机台数,杜绝因计算机"过盛"导致考场内出现"测试机"或导出成绩中出现多个"测试号"的现象。

  4.2成绩  调要求多媒体考试考生录入信息,考务人员负责监督、审核,但仍会偶尔出现考生准考证号录入错误的情况。根据以往经验,准考证号是考生多媒体考试成绩上传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 且成绩上传时出现准考证号重复时,后一次考试成绩会将前一次覆盖。基地要求每名考生多媒体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要立即打印成绩并手工签字确认,以便在导出、上传成绩时发现异常有据可查且能手工更正。

(5)成绩上报

  实践技能考试期间,基地每天考试结束后应专人(至少 2 人)在"考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按《考生评分册》录入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基地协调安排 1 名医院纪检监察干部与考区派驻的巡考人员负责录入考试成绩。 2 人分别管理登录密码,同时在场才可拆封一站试卷,上报成绩。 基地仅以上 2 人能够知晓考生最终成绩,有效规避了考试期间成绩泄露。

三、考站优势

1、场地充分,可同时进行三站式考试。

2、智能化考试管理平台。

a)       科学的考试管理。复杂的多站式考核,尤其是长短站结合的考核,给排考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且容易出现错误,考试智能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考生人数、考站时长自动排考,支持单站、多站轮循、多站队列、长短站结合等多种考试模式,大大节省排考人员的时间,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考试的组织者可以把精力放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

b)      标准的评分管理。每个操作内容制定评分标准,考官手持评分设备对考试情况进行打分,评分结果自动存储,便于统计、分析。

c)       及时考务显示。每个考站门口配备智能化信息提示终端,实时更新考生信息、考站内容、时间信息等。考试结束后,即可打印出考生成绩排名、自动汇总学生各站成绩。

d)      远程评分系统。评委可手持评分,使用移动设备登录系统,在特定时间内智能自动加载评分表,自动加载考生信息。评委还可远程对指定的考站进行实时登录评分。

3、考官队伍专业。我校为医学专科院校,中医专业教学团队为我校优秀教学团队,教学科研等方面独具优势和特色,教学手段先进,注重实践教学。全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46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双师型教师30人;拥有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1名;聘请楚天技能名师李云文、甘焕新,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导吕文亮、王华、黄必胜、李家庚,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导陈珞珈等为我系客座教授。以陈刚、马维平、张昌文、邓运想、刘世红、陈文、汪洋等教授/主任医(药)师为代表的一批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临床等方面成绩突出。省级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针灸学》,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医药系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6项,系部出版学术专著8部;主编和参编国家级中医药院校教材40余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 

四、成绩

  中医临床专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一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临床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学校为湖北省乡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所的职能,承担湖北省国家基本药物培训、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荆州市劳动力岗位技能培训、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等多项任务。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完成4万余名乡村医生的资格认定和学历培训任务,曾获得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较好的发挥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五、  存在的问题

1、机构与制度还不健全。

2、考官的执考培训和考务人员培训制度还不完善。

3、考务管理、保密管理和考纪考风要进一步加强。

六、改进措施

1、健全机构与制度。考试基地需要有考试领导(负责人)和单独设立考务机构。建立并熟悉考试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包括考试基地及相关工作人员职责、考试会议制度、试题及答案管理规定、考生须知、考场纪律、考试违纪和处罚规定等);有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完善考官的执考培训和考务人员培训制度。对考官和考务人员进行培训,考官配备符合要求。做到执行考官回避制度,着装规范、佩戴执考证件上岗。考官执考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做与考试无关的事。考官执考业务熟练,无启发性提问、暗示和作弊行为,评分公正、准确。考务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加强考务、保密和考纪考风的管理。考务管理:严格核查考生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明。考生严禁携带物品,草稿纸统一发放。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抽取题组号。考试期间保证所有考试资料齐全。评分册中成绩记录完整、准确。成绩录入按时、准确。保密管理:要求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包括主考官、考官)签写保密责任承诺书。做到考试资料保管符合有关考试保密规定。做到发放、使用、回收考试资料手续完善,无差错。考试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内清点及处理考试资料,有记录。考纪考风管理:务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执行考试规定。维持考试秩序,考试进行顺利。依据医师资格考试违规处理规定,及时上报和处理违纪行为,处理结果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