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以“岗位引领,能力本位,突出技能”为改革思路,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构建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完善了“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特色鲜明。
(一)构建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1+2”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调整专业定位,完善了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构建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1+2”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成功探索和实施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可复制的经验推广到荆州市中心医院、公安县人民医院、松滋市人民医院等临床学院,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形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床边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学生上午随专业导师临床实践,下午和晚上组织课堂理论和实践学习,形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三)形成了“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根本,以系统为主线,以脏器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四)建立了“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按照师资培养计划,通过外引内培,构建了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和专兼比例合理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借助附属医院、临床学院的优质资源,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临床一线实训锻炼,提高临床技能水平。教学团队不仅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有力地促进了整个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进程。